就在去年玖联优配,中国"天鲲号"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惊人效率,正在南海深处书写现代版的"精卫填海"传奇。
这个即将达到30平方公里的超级工程,让周边某些国家坐不住了,各种干扰和质疑声此起彼伏,但建设脚步从未停歇。
为什么中国要在南海造出这样一个"第一大岛"?它的战略价值究竟有多大?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层考量?
2000年的等待,终于等来了这一刻
说起来,这片海域的故事要从汉朝说起。
那时候的中国先民就已经在南海诸岛上留下了足迹,给这些散落在碧波中的珍珠起了一个又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从汉代的"崎头",到三国东吴的"珊瑚洲",再到隋代的"焦石山",唐代的"象石",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中华文明海洋记忆的传承。
《宋会要》第一次以"石塘"之名泛指南海诸岛,《元史》中的"万里石塘"指今西沙、南沙群岛。
明代《郑和航海图》更是详细标注,用"石塘""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为今天的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命名。
清代海南渔民使用的《更路簿》就有十多种版本,给各岛、礁、滩、洲所取的地名多达120多个。
两千多年来,为南海诸岛命名竖碑的数以千计。
康泰滩、朱应滩,以三国时代吴国使臣康泰、朱应的姓名命名;鲁班暗沙,以古代伟大建筑工匠鲁班之名命名。
还有屈原礁、孔明礁、东坡礁、阳明礁,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对古代先贤精神的敬仰。
时势造英雄,明"永乐"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在外交史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始于永乐三年,六次都在永乐年间进行,每次都会在奏折上提到南海诸岛,每次都会登上南海诸岛。
这就是以"永乐年号"命名"永乐群岛"、"宣德年号"命名"宣德群岛"的历史由来。
如今的宣德群岛,正是在这片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海域上崛起。
宣德群岛地处南海北部中央海域,包括永兴岛、石岛、七连屿、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等大小8座岛屿。
还有6座沙洲和7座暗滩共同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永兴岛,陆地面积达到了3.08平方公里。
通过人工吹填,永兴岛已经与石岛连成整体,成为海南省三沙市驻地,更是中国在南海维护权益的重要国防用途海岛。
七连屿位于宣德群岛东北部,与永兴岛-石岛所在礁盘相距仅有4海里。
由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以及南沙洲7个岛州相联组成,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当6000立方米遇到每小时,"不可能"变成了"每天见"
6000立方米每小时。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简单说,就是天鲲号一小时能挖出一个标准足球场深度的土方,这样的工程能力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2017年11月初,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成功下水,与前辈"天鲸号"相比,性能全面超越。
它能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岩石以及海水混合物输送到最远15千米的地方玖联优配。
成为建设中国海疆的国之重器,也成为了南海造岛工程的"王牌"。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一绞刀下去,最大挖深可达35米。
总装机功率为25843千瓦,绞刀功率6600千瓦,每小时挖泥量高达6000立方米。
用常人听得懂的话说,"天鲲号"一小时可以挖一个一米深的足球场那么大的体积。
在过去,疏浚工程和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用的是粗暴的爆破法,虽然受科技水平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但这样做会无法避免地影响到海洋生物,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
挖泥船成了唯一的海上挖掘作业工具,"天鲸号"和"天鲲号"就是具备世界高超水准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船尾下桩后,船头会伸出一根长长的"桥梁","桥梁"头部就是绞刀。
这根钢梁重量高达1100吨,必须能压得住绞刀,才能绞得动坚固的岩沙。
启动运转后,绞刀就以桩为圆心做扇形摇摆,击碎岩石泥沙,通过船上的高效离心泵吸入并通过管道吹出。
"天鲲号"不仅能够远距离输送泥沙,还配置了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
相比于"天鲸号",它可以开挖海底硬度更高的岩石,在不到一周时间里就能在岛礁上搭起一个"水立方"大小的沙石堆。
位于船头的绞刀头直径达3.15米,头上布满尖锐的"牙齿",单个刀齿造价高达1500元。
绞刀头由4200千瓦的变频电机驱动,可发掘耐压强度高达40兆帕中风化及强风化的岩石。
40兆帕是什么概念?其硬度与修建码头的高强度混凝土硬度相当,说它削岩如泥一点也不夸张。
四十多平方米的驾驭舱内高科技感十足,主动挖泥控制体系坐落在舱内正中。
一切挖泥设备的操作集成在约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点击鼠标或按动按钮便可指挥操作一切程序。
"天鲲号"融合了国际最新科技,配备了当今世界最强壮的发掘体系和最大功率的高效泥泵。
长途输送等功能雄踞全球第一,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美国急了,越南慌了,这步棋到底有多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现实问题了。
中国在南海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来周边国家和某些域外大国的高度关注,甚至是"焦虑"。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这些国家占了南海不少岛礁,尤其是南沙群岛。
越南控制了29个点,菲律宾9个,马来西亚5个,他们也在搞扩建。
越南今年上半年在11个岛礁上吹填了超过8.5平方公里的陆地。
菲律宾老爱单方面行动,像在仁爱礁坐滩军舰,经常挑衅中国海警。
玖联优配
美国更爱搅局,派军舰搞"航行自由"行动,和菲律宾、日本联合军演,试图介入南海事务。
2025年美国媒体还炒作中国在西沙扩建军事设施,说中国部署了HQ-9导弹系统、轰炸机跑道。
声称这些动作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但美国离南海一万多公里,还在那儿叫嚷,纯属找事儿。
然而这些干扰对中国来说,没啥大用,中国建设步伐没停,相反还加速了。
2025年西沙东岛大规模建设启动,万吨级深水港预计年底竣工,航道拓宽,能容纳大型舰艇进出。
永兴岛的机场升级,能起降先进轰炸机,港口仓库齐全,给海军舰艇当补给站。
外媒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帕拉塞尔群岛(西沙)有20个前哨,军事化程度相当高。
看到这种情况,越南慌了,菲律宾也急了,但他们自己的扩建也没停,中国只是在回应罢了。
宣德群岛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关键了,处在南海北部中央海域。
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南海-巴士海峡,北部湾-南海航道以及南海西部国际航道三条重要主航道交互地带。
是连接中国南部沿海、东北亚、印度洋的海上"锚点",对维护南海航运安全和秩序意义重大。
宣德群岛向北距离海南岛大约330公里,向东距离菲律宾吕宋岛约870公里,西距越南岘港440公里。
未来还将成为中国在南海北部的前沿哨站,有利于加强对周边海域的辐射能力。
宣德群岛以永兴岛为核心,战略纵深将进一步向外扩大。
与南沙群岛七大人工岛以及中沙群岛黄岩岛可形成更加坚固的三角防御支点。
实时监控南海"十段线"内整个海域的动态,这种战略布局的威慑力可想而知。
多国搅局想拖慢中国脚步,但中国靠技术实力和决心,工程照样推进。
宣德群岛现在初具雏形,陆地连片,基础设施完善,成了南海北部的前沿。
30平方公里背后,藏着一个改变世界的秘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个30平方公里的超级工程,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答案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深远,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奇迹,更是一个发展模式的创新。
宣德群岛的建设,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海岛开发模式,可以称之为"珍珠串联式"开发。
就像项链上的珍珠,原来这些岛礁像散落的珍珠,只是缺少穿接它们的线。
通过填海造陆,将分散的岛屿连接成统一的整体,西部板块的赵述岛和西沙洲填成十平方千米左右的岛礁。
东部板块的北岛和南沙洲填成面积超15平方千米的长条状岛屿,整个宣德群岛通过两座大桥连接在一起。
互相贯通,形成一个面积超30平方千米的较大型岛礁,这种规模化开发的创新思路令人震撼。
岛上建有海水淡化厂、风力发电站等基础设施,每天生产100吨以上的海水淡化水。
基本可以解决居民用水、用电的问题,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设计堪称典范。
更重要的是,这里正在成为中国的"马尔代夫"。
宣德群岛位于热带季风区的雨带区,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拥有巨大的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开发潜力。
作为中国热带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如果参照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岛,一个只有1.96平方千米的海岛却居住了25万人。
更何况宣德群岛要建成三十平方千米的大型岛屿,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永兴岛上林木茂密,椰树成林,仅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就有上千多棵。
楷杷树、羊角树、马王腾、马凤桐、美人蕉、野蓖麻、野棉花等植物随处可见。
岛上植物种类多种多样,光野生的就达148种,还盛产木瓜、椰子、香蕉等热带水果,20多种蔬菜、杂粮等经济作物。
这样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资源方面,宣德群岛周边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还是南海典型的热带渔场。
南海油气储量估计77亿桶石油、13亿吨天然气,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
未来这里还能当资源开发基地,搞生态科研,既保障能源安全,又促进可持续发展。
比起南沙的美济岛5.66平方公里,宣德群岛规模更大,位置更北,战略支点作用更加明显。
经过吹填建设,宣德群岛还可作为淡水补给、物资储备、装备维修的后勤保障支点。
为中国舰船远洋作业提供重要落脚点和休憩站,为南海维权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再看长远,中国计划把上七岛礁合并成单一陆地,面积会更大,控制力更强。
这不光是军事建设,还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全方位建设。
岛上建医院、学校、港口,居民生活条件不断好转,三沙市管辖范围广,实际控制日益稳固。
尽管国际压力很大,但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种建设性的发展模式,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语
从古代的"精卫填海"到今天的"天鲲造岛",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南海第一大岛只是开始,未来的中国海洋版图上,还将有更多的奇迹在深蓝中绽放。
面对这样的超级工程,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是技术突破,还是战略考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玖联优配
第1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