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浩鼎中心,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始终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和推动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必将在新时代创造更大奇迹。此次全媒体报道的大艺术家们,着意新时代的文化高度,凝聚献礼祖国的浩瀚正气,通过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塑造创新不辙的新突破。他们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歌颂伟大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以时代同频共振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展现对祖国、对时代的真挚情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艺力量。
林蘭子艺术简历
林蘭子,文化部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早年从事油画和连环画创作,后攻中国画。开创了新焦墨山水画、焦墨人物画和焦墨动物画。
出版个人专辑:《古河东一百名人图》、《三晋历史名人图》、 《林蘭子中国画作品选集》 、《林蘭子--煤矿工人之歌》 、《林蘭子新焦墨画作品选》 、《当代学院派系列--林蘭子》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经典作品--林蘭子》 、《中国经典--中国国画家林蘭子卷》 、《当代著名画家作品精选--林蘭子》、《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作品入编《当代人物画大家》、 《中国文联艺术大家》、《中国馆藏级艺术名家》等。荣获“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百杰”和“中国书画事业成就贡献奖”。
焦墨又称枯笔、渴笔、竭墨,可以说是最干的浓墨。在中国画众多表现形式中,用干笔蘸浓墨作画的焦墨法,是非常独特的一种画法也是画家不愿意触碰的画题。著名艺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曾说“焦墨就等于一个人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再找一条活路”。此言淋漓表达出焦墨之艰途、险图。林蘭子专攻焦墨山水,丰富发展了焦墨技法。焦墨山水融入西方画立体层次感更强的特点,使用皴擦手法,扩展了焦墨画的新境界。他的焦墨山水山更加具有金属质感,云雾飘渺如同仙境。
林蘭子的焦墨画有着典型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以敦厚沉雄,奇宕恣肆为主要特色,同时又蕴含着一种清逸、雅淡、隽秀、空灵的境界,行笔流畅、富于变化,可谓是刚柔并济,洋溢着独特的笔墨韵致。著名作家梁晓声曾如此评价林蘭子,“一概的艺术家,比到最后,比的是精神体现。斯是艺术真正与人合而为一,遂成古往今来之个性、之气质,林蘭子先生做到了。”林蘭子在他的作品中将传统文化和翰墨之玄妙隐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之中,让人感受到了其丰富的笔墨意蕴和不懈的艺术追求。著名艺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曾说:“焦墨就等于一个人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再找一条活路。”此话淋漓表达出焦墨之艰途、险途。而林蘭子却硬是在这险途的焦墨领域开创了一番自己的新天地。林蘭子将焦墨枯笔的表现力,提升至一个全新之境。《环球人物》杂志这样评价林蘭子的新焦墨画,“林蘭子的“新焦墨山水画”在中国画单线平图的传统绘画技法中,融入了西方绘画元素,将山川、峻石、云水、草木展现得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清新厚重,进一步拓展了焦墨山水画法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范畴,独树一帜。古来绘画有几个阶级别划分,一般来说,绘画具有一定特征和美学价值的是一般画家;具有鲜明特征和很高美学价值的是大家;具有鲜明特征和极高美学价值基础上创作出属于自己样式的是大师;在鲜明特征、提高美学价值、自己样式基础上,表达出哲思意境和内心极高文化修养的,是巨匠。林蘭子在绘画领域,创作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鲜明风格、独创焦墨绘画样式和极高美学价值的作品,展现出了文学与文化的大意境和大修为。”
林蘭子作画用笔讲究,从不拖泥带水,注重起笔收笔之间的关系,其作品无论是整体的构图还是局部的细节,无不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林蘭子艺术作品展示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文化传承·中国艺术名家之林蘭子网络2025-09-23 13:19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浩鼎中心
第1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